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高雄人應該都知道目前高雄正在興建鐵路地下化工程,但相信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其中的詳細規劃。在高雄火車站前站旁的原舊站建物內有相關資訊可供大家進一步了解高雄鐵路地下化的興建工程內容,大家可進去一探如此重要的工程將來可為高雄交通網絡帶來哪些便利性!












































進入展館入口前看到一幅提有余光中關於鐵道的短詩,詩末說到"未來的鐵道當更快捷,一票就貫通地下的關節",這將是高雄未來的鐵路交通將有的面貌!










































接著就讓我們藉由簡短的圖文說明一窺到底鐵路地下化後的高雄是甚麼面貌吧!

這張圖掃描自館內的免費資訊簡介,可看見將來高雄地區的交通網絡將如何連結,包含鐵路、捷運、輕軌,以及國道的分佈狀況。在鐵路方面,依區域分為三段計畫(共有10個站點),分別為鳳山計畫、高雄計畫,以及左營計畫,各計畫的內容簡介如下:(以下各計畫內容資訊取自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南部工程處之相關簡介)

@鳳山計畫內容:(鳳山站、正義澄清站)
一、隧道工程:自大順陸橋東側至鳳山大智陸橋西側為止,興建台鐵單孔雙軌到一座。
二、車站工程:既有鳳山車站地下化以及增設正義澄清地下化通勤車站。
通車時間:106年12月

@高雄計畫內容:(科工館站、民族站、高雄站、三塊厝站、鼓山站、美術館站)
一、隧道工程:台鐵西部幹線由葆禎路至正義路間,興建台鐵單孔雙軌到一座。
二、車站工程:1. 將既有高雄車站地下化(含台鐵車站及捷運R11永久站)。
                            2. 設置5處台鐵捷運地下化通勤車站(包含美術館站、鼓山站、三塊厝站、民族
                                站及科工館站)。
通車時間:106年12月

@左營計畫內容:(內惟站、左營站)
一、隧道工程:自台鐵新左營車站以南至葆禎路間,興建台鐵單孔雙軌到一座。
二、車站工程:現有左營站改為地下化車站及增設內惟地下化通勤車站。
通車時間:106年12月

























在大至瞭解高雄鐵路地下化及交通系統的樣貌後,館內有其他資訊也是值得瀏覽的,展館空間不大,但對於一些工程資訊及高雄歷史也有一些簡單介紹。這是一進入展館的第一個空間,可看到前方正播映著高雄相關歷史說明的短片。

























館內其中一個空間擺了一些舊時的鐵路懷舊小物,旁邊的電視螢幕播放著高雄交通網絡的未來願景發展,其中重點述說著鐵路興建工程內容及站點介紹,以及所帶來的都市融合與便利性發展(鐵路、捷運、輕軌的交通網絡),由其是科工館與美術館的站點連結,能完整的帶動高雄休閒文化藝術等相關連結。














































在展館右側的廊道旁展示著高雄歷史與鐵路發展,這裡就像時光隧道一樣,走進後讓人們對前人在這塊土地與鐵路發展的努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好大的一個掛鐘倚靠在牆邊!這一定是過去高掛在車站內的時鐘,它已盡責的完成歷史階段性任務了!
望向牆上的一段文字,內容述說"打狗"及"高雄"的由來~高雄有所記載的歷史可遠溯至荷蘭時期的明朝,高雄原名有二,一曰"打狗",一曰"打鼓",在明代與清代兩朝文獻中這兩種用法都曾被採用,"高雄"一詞則是到了日劇時期方被採用,十四世紀以前打狗嶼本為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分支馬卡道族的居住地,十五世紀左右,此地的馬卡道族為抵禦來犯的海盜,以遍植刺竹的方式作為防禦工事,並將它取名為"竹林"(Ta-Kao),由於發音似漢人語中的打狗,故被漢化譯稱為打狗或打鼓,荷蘭東印度公司則稱此地為Tankoya,稱打狗港為Tancoia,此外日本古代稱呼台灣為"高砂",也與高雄的古稱的"打狗"有關,台灣日治時期後,因打狗(Ta-Kao)音近似日文發音的高雄(Taka-o),故改名為"高雄"。(內容取自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不知大家在從前有沒有注意到從前火車站前廣場上立有一尾紅色鯉魚雕像,但為何是鯉魚而不是甚麼偉人的銅像呢?看一下這面說明告示牌才知道原來如此啊!期待在未來新站通車時看到它的身影重新佇立在廣場上,以紀念其具時代意義的象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